【超級盃廣告的影響力——如何將短暫曝光轉化為長期品牌影響】
- 水源資本
- 3月18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文章類型|數位行銷

《前言》
超級盃不僅是美國體育界的一大盛事,更是全球行銷產業的重要戰場。品牌為了在這場競技中脫穎而出,投入數百萬美元購買短短幾十秒的廣告時段,但真正能留下長遠影響的,並不只是螢幕上的內容,而是如何將這些廣告擴展到更廣的品牌體驗。
《品牌從超級盃廣告學到的關鍵行銷策略》
多通路整合,擴大品牌影響力
廣告的影響力不應止步於電視螢幕,而應透過社群媒體和線下行銷活動延續話題熱度。例如,健康氣泡飲品牌 Poppi 在超級盃前一週,透過贈品活動、與影響力人士(KOL)合作,甚至將品牌自動販賣機送到30多位網紅家中,成功擴展品牌聲量。雖然這一策略引發了部分負面討論,但數據顯示 Poppi 的 Instagram 互動率達到 4%(遠高於行業平均的 0.7%),品牌曝光度顯著提升。
預告與互動式行銷,創造參與感
速食品牌 Carl’s Jr. 則透過與社群網紅 Alix Earle 合作,在超級盃期間推出「宿醉漢堡」促銷活動,並搭配「免費漢堡日」提升消費者參與感。他們不僅提前釋出幕後花絮,還在比賽前幾天於 Instagram Reels 上發布廣告片段,最終帶來 91% 的粉絲增長 和 47% 的社群互動率,成為超級盃期間表現最佳的品牌之一。
創造可持續性的品牌敘事
蘋果(Apple)「1984」廣告 成為行銷史上的經典案例,即便40年後仍被譽為品牌塑造的巔峰之作。這說明,一支真正成功的廣告不僅在當下引發關注,更能成為品牌長期價值的一部分。例如,去年 Beyoncé 與 Verizon 合作 推出專輯《Cowboy Carter》的廣告,不僅創造當時的話題熱度,還持續影響她的音樂事業,並延伸至今年的巡演宣傳,展現行銷影響的長期效應。
---
《專業觀點與思考方向》
從超級盃的廣告成功案例來看,品牌應思考如何將短暫的曝光轉化為長期影響力,並透過多通路策略與消費者建立更深層次的互動。
我們應該思考:
如何將這些行銷策略應用到日常品牌活動中?品牌是否能透過持續的內容行銷,來維持與消費者的聯繫?這些問題,將是未來行銷策略規劃的重要方向。
Comments